錢昌明:“北約”是個什麼“東東”? 音頻: 進度條 00:00 05:23 【本文配音由電腦自動合成,難免差錯,僅作輔助閱覽用。】
當今國際政治生活中,已須臾離不開“北約”這個名稱;它是美國霸權的代稱,已成為美國“一超獨霸”地位的象徵。“北約”,全稱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”,成立於1949年4月,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,原是美國與西歐、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。最早參加的有:美國、加拿大、比利時、法國、盧森堡、荷蘭、英國、丹麥、挪威、冰島、葡萄牙和意大利,現今已擴大至30國。蘇聯時期,蘇聯、匈牙利、捷克斯洛伐克、波蘭、保加利亞、羅馬尼亞、阿爾巴尼亞以及民主德國,為對抗“北約”,於1955年5月簽署了華沙條約,成立“華約”集團,雙方開始冷戰以對。1991年蘇聯解體,“華約”集團隨之解散。按例“冷戰”結束,雙方軍事集團再無存在必要。然而,為維持霸主地位、控制歐洲盟國,“北約”續存了下來,成為美國推行霸權得心應手的工具。“北約”無視聯合國權威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,打着“集體防禦”的旗號,規定締約國同他國發生戰爭時,必須給予援助,包括使用武力。1992年美國為首的“北約”利用民族矛盾,挑起科索沃戰爭;對南斯拉夫聯盟進行的一場非正義、反人道的戰爭;並肆無忌憚地轟炸了中國駐“南聯盟”的使館,於1995年11月肢解了“南聯盟”。其後,又以一包“洗衣粉”為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”的口實,發動了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戰爭。其罪行可謂罄竹難書。據普京總統講,早在兩德(東德和西德)統一之際,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詹姆斯·貝克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會晤時,曾作出過承諾:“如果北約可以在德國保持駐軍,那麼‘北約’將不會向東擴張,哪怕是一英寸!”
可是事實上,自那以後,“北約”卻進行了五次“東擴”:1999年匈牙利、波蘭、捷克三國正式加入“北約”,這是首輪“東擴”;2004年,保加利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羅馬尼亞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亞、愛沙尼亞7國宣佈加入“北約”,為第二次“東擴”;第三次“東擴”發生在2009年,阿爾巴尼亞、克羅地亞加入北約;
五次“東擴”,已直逼俄烏邊境,目的就是對俄羅斯實行戰略擠壓。
如今,“北約”已認定中、俄成為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。2020年7月美國國防部網站7日發佈國防部長埃斯珀關於美國防戰略實施成果的談話,已公然宣佈中國和俄羅斯是美首要戰略競爭對手。根據以上嚴峻事實,本次,為反對“北約”繼續“東擴”,為維護俄羅斯自身安全,普京總統才對烏克蘭發起“特別軍事行動”,實屬事出有因,豈能簡單否定!唯物辯證法主張,“從事物內部,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,即把事物的發展看做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,而毎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着和互相影響着”。
事實證明,“北約”早已成為美國霸權手中對外侵略的工具。反對“北約”東擴,就是反抗美國霸權。
(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;來源:昆侖策網【原創】,作者授權首發)
【本公眾號所編髮文章歡迎轉載,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,請轉載時務必註明原創作者、來源網站和公眾號。閱讀更多文章,請點擊微信號最後左下角“閱讀原文”】
【昆侖策研究院】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,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,秉持對國家、對社會、對客戶負責,講真話、講實話的信條,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、公正性,旨在聚賢才、集民智、析實情、獻明策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“中國夢”而奮鬥。歡迎您積极參与和投稿。
電子郵箱:gy121302@163.com
更多文章請看《昆侖策網》,網址:
http://www.kunlunce.cn
http://www.kunlunce.com
推薦友情關註:
【昆侖策研究院】頭條號

【昆侖策網】公眾號 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】公眾號

【思想火炬】公眾號 【紅色文化網】公眾號

【閱讀更多文章,請點擊左下角“閱讀原文”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