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微信公眾號:教師E家(ID:edu589)
♬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梅語文主播夜闌朗讀音頻
莫言曾說過:“孩子的優秀,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。”
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,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托舉。
孩子的前途,不僅拼自己,更是要拼父母。
有遠見的父母,從不會在教育這件事上偷懶,只會用心管住孩子,做孩子堅強的後盾。
管住手機:避免孩子網絡成癮
中國兒童中心組織有報告顯示:在中國,有60%以上的孩子課外除了上輔導班,其他時間都用來玩手機,不是刷視頻,就是打游戲。在上學日,孩子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就有43分鐘,到了周末更是達到了96分鐘。
長時間使用手機,只會摧毀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學習能力,會奪走孩子對學習的興趣,日日扮演着「偽勤奮」、「假努力」的形象,本該多看的書沒有看,本該早就完成的作業沒有完成,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,被同齡人遠遠地甩在身後。
◆正確引導孩子使用好手機這把雙刃劍,引導孩子用手機做正確的事情。
◆制定規則,和孩子約定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,監督孩子認真執行。
◆家長自己做到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機,避免網絡成癮的弊端。
管住磨蹭:治愈孩子拖延成性
在家長圈裡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:10個孩子9個磨蹭,還有一個根本就沒有聽你說什麼。生活和學習的節奏越來越快,但孩子做事卻越來越磨蹭,做什麼都慢吞吞的。如果家長不問不管,那小時候的拖延症甚至會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壞習慣。
有位心理專家說,拖延症這種行為不僅會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學習和生活節奏,甚至產生自責、自我否定、低自尊、焦慮、抑鬱等嚴重的心理問題。因此家長對於孩子做事磨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要進行教育引導,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。
◆磨蹭的孩子背後,都有一個不斷催促的家長,家長應避免催促,用鼓勵代替催促。
◆教育引導時,不妨對孩子多一些耐心,多給孩子一點關愛,多給孩子一點點時間。
◆幫助孩子認識時間,建立時間規劃能力,讓孩子學會遵守時間,孩子一定會以最大的速度前行。
管住懶惰:端正孩子學習態度
懶惰的孩子專註力差,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是這樣的:學習時註意力不集中,三心二意;做作業時還沒一兩行就不耐煩了,常常敷衍了事;把課本一扔,就開始看電視玩手機,家長說什麼都當聽不見······
曾國藩有句名言:“百種弊病,皆從懶生。懶則弛緩,弛緩則治人不嚴,而趣功不敏。一處遲則百處懈矣。”孩子懶得學習,懶得做作業,懶得思考問題,那將來能優秀到哪裡去呢!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,一定要管住他的懶惰。
◆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,家長別代勞、別干涉。
◆制定規律的學習作息時間,督促孩子每天按照計划去學習和生活。
◆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佈置的任務,家長要適當給予鼓勵,即使做得不好也別吝嗇你的鼓勵。
管住習慣:協助孩子形成自律
每當談起孩子自律的問題,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自己能夠自覺,不用父母督促。但家長一定要明白,孩子之所以是孩子,就因為他愛玩,不愛學習,天生就不懂得自律。自律是來自他律,孩子的自覺不是靠說教出來的,而是必須管教出來的。
父母正確的管教與引導,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律是什麼,而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,才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,正如一位名校媽媽所說:“孩子需要首先養成的是機械習慣,因為機械習慣帶來的好結果,讓孩子有成就感,有了成就感再和孩子談自律的重要性。”
◆管住學習上的習慣:上課專心、作業認真、預習複習、積極思考、善於提問。
◆管住生活上的習慣:課外閱讀、遵守時間、早睡早起、鍛煉身體、參與家務。
◆小學階段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黃金期,家長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,抓住這一黃金期。
管住規矩:重視孩子良好行為
李玫瑾教授曾說過:“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,該說就要說,該立規矩就要立規矩。”立規矩這件事,不能覺得孩子還小,家長就可以完全不管的,到時候孩子變成了熊孩子,父母再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,在最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,家長不要不捨得,沒有規則的愛對孩子只會造成傷害,“愛孩子”和“立規矩”從來就不是一道單選題,家長越是愛孩子,就更要給孩子立規矩,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。
◆確立明確的要求,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動搖規矩和要求。
◆立規矩時,如果孩子犯錯或是做不到,那麼就應有一定的懲罰,反之則應表揚孩子。
◆立規矩需要父母教養原則之間的一致性,以及父母言行的一致性,絕不能前後矛盾。
管住依賴:培養孩子獨立能力
儘管隨着年齡的增長,孩子逐漸開始了認識自我,但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依舊未變,總是替孩子事事包辦,使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,對於父母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,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來完成,缺乏獨立能力。
作為家長,我們要明白,自己無微不至地對孩子進行照顧,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行動力,極度缺乏生活自理能力。真正的教育,應是父母學會放手,讓孩子學會獨立,讓孩子自己去成長,引導孩子沿着獨立的道路前進。
◆家長不要過分溺愛孩子,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,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。
◆家長與其費盡心思為孩子安排好一切,不如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,讓其自主發揮。
◆當孩子遇到問題時,家長不要急着幫忙,而是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學着解決問題。
管住欲望:教會孩子延遲滿足
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忙於工作、努力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條件,只要孩子有任何想要的都儘量滿足,殊不知家長無休止的滿足,養大的不是孩子的眼界和胸襟,反而是孩子的任性和欲望,最終可能導致孩子碌碌無為。
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,孩子也不例外,作為父母有責任和義務狠下心來管住自己的孩子,不能事事滿足孩子,更要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,要付出才能有收穫,讓孩子學會付出和珍惜。
◆不該滿足的時候儘量不要滿足,並給出拒絕的理由,說服孩子。
◆用堅定的態度回應孩子的要求,做到積極應答而不立即滿足。
◆正確的延遲滿足,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不是以個人為中心的,要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《管教的勇氣》里有句話說得好:“教育孩子,小時候要狠管,長大後給他翅膀。”
為人父母始終要記住,嚴管孩子,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。
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請家長做一個“狠人”,越“狠心”管教,孩子將來越感激你。
版權說明:本文首發教師E家(ID:edu589)。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這裡是老師、學生、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!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,教學心得,教育時事分析,願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。
設梅語文為★星標★公眾號,天天閱讀好文章,領取優質學習資源。